其次,美国操弄,意在强化台湾与美国的经济联系w66平台,甚至推动将台湾的芯片等高新产业移往美国。更新后的美国国务院网站突出强调了“与台湾地区在半导体等关键供应链方面合作”的重要性。但美国口中所谓的“合作★”,更像是强取豪夺。
此次美国再玩删除“不独立”的文字游戏伎俩,难道是开启新一轮围堵中国的★★★“起手式★”?美国意在给“”势力释放错误信号★★★,鼓励其在分裂道路上越走越远★,进而扰乱中国的发展节奏。若中方反应强烈★,其大可仿效拜登政府加回相应表述,再拉拢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盟友对★★★“表达关切”,进而煽动菲律宾、日本等国在南海★、东海制造话题或事端w66平台,形成★★“三海联动”★★★,从多个方向对中国形成外交和军事压力。近期,美方的动态已显露端倪。不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会晤中★★★,不仅大谈★★“台海和平稳定重要性”★★★,支持★★★“台湾地区有意义参与国际组织”,更妄称“中国在南海的行为是挑衅性活动”。
美方挺台虽然大多停留在“口惠★★”上,但总能换来真金白银的“回报★★”。首先是在军售方面,拜登任期内推动19次对售★★,总金额约90亿美元★★★;特朗普第一任期虽然对售“仅”11次★,但总金额却是拜登政府时期的两倍,高达183.3亿美元。可见,特朗普更加热衷于“武装台湾”★★。本次美国大选前后★★★,特朗普已多次要求台湾地区将防务预算从目前占GDP的2.5%增加到至少5%甚至10%,并称台湾要为安全付出昂贵的“保护费★”。特朗普很可能在第二任期加力对台“敲竹杠”。
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美方的反复无常,只能证明其对中方承诺言而无信。
上次美国国务院网站删除★★★“不独立”的表述时,美国正对“印太”各国展开密集的外交攻势★★,先是在华盛顿举行美国—东盟特别峰会★★,此后拜登出访韩日两国,并正式推出“印太经济框架★”。在这些外事活动中★★★,中国不是当事国,但美方却频频将“中国★”挂在嘴上,可见,美国的“印太战略”主要目的是遏制中国崛起。当年8月初,更发生了严重冲击中美关系的佩洛西窜台事件。
据路透社2月16日报道,美国国务院网站近日修改了“美台关系★”页面,删除了★★“不独立”的表述★。这已不是美国政府首次在“美台关系★”上搞小动作了★。2022年5月,拜登政府也曾悄悄删除“不独立”等语句★★。但不到一个月后,拜登政府又加回“美国不独立★★★”的表述,并表示美国★★“数十年来对于台湾的态度始终如一★”★★。而就在上个月的24日,特朗普政府的新任国务卿鲁比奥在与中国外长王毅的通话中还表态称,美方★★★“不独立”。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美国新政府的对台政策又发生微妙变化。
对此,赖清德当局心领神会。据台湾“中天新闻网★★★”报道,当局已向美国提交一份军购“愿望清单”,包括E-2D型空中预警机、MH-60R型反潜直升机以及M109A7型自行榴弹炮等武器装备,三项军购总计将超过千亿元新台币(约合30亿美元)。美国既然在★★“对台关系”上玩文字游戏,或许意味着已收下这份“贿赂”★。
不论是索要新的军购订单,还是强夺台企的生产线,最终蒙受损失的是台湾人民★,失去的是台湾发展的动力,而获益的只有美国★★。以“挺台★★★”姿态,换取台湾心甘情愿成为被敲骨吸髓的奴仆,美方的如意算盘打得真是响。
可见,美国对台措辞的微妙变化,绝非轻描淡写的“例行更新”,而是为了一己私利,再次对中方红线的危险试探,甚至是对海峡两岸华夏儿女精心布下的陷阱。对此★★★,中方严阵以待★★,必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美国的任何挑衅行为给予有力回击。
近年来,美国的媒体和智库反复炒作一个观点:若“无法挽回★”,美国应炸毁台湾的基础设施和芯片工厂,“以防其落入中国大陆手中”。这一观点竟然获得特朗普提名的美国新任国防部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的支持。特朗普则多次表态w66平台★★,称台湾“抢走了美国的芯片产业”,扬言对台湾生产的芯片征收100%的关税★。炸厂也好,加税也罢★,美方一再恐吓台湾芯片企业,都是为了完成将芯片产能转移到美国的“未竟事业”★★。在拜登政府时期,为了完成这一★★“壮举”★,美国政府推出了《芯片法案》和《削减通胀法案》★★★。但囿于美国人力成本★、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先天不足,转移芯片产能的工作雷声大雨点小,成效远远低于预期。不久前,在特朗普政府的威吓下,台积电破天荒地将董事会放在美国举行★★,然而却未达成任何让美方满意的决议★,依然在观望★★。因此,不排除美国政府以政治操弄升高台海紧张局势,逼迫台积电等台湾优质企业在美设厂的可能性。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